总理记者会上的形象比喻,为何让人印象深刻?| 沸腾
编辑:admin 日期:2022-03-11 20:07:52 / 人气:
一年一度的总理记者会,也是全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今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传递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
关于5.5%的经济增速目标,他说“越往上气压越低、氧气越少,看似速度放缓了,实际上分量更重”;
关于减税降费——“施肥还得要施到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
关于涵养税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
关于政府节约开支——“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
关于快递小哥的劳动权益——“我们要逐步完善政策,也就是说要给这些‘骑手们’系上‘安全带’”……
这些表述很接地气,也很容易被大众理解。因此,这些话在互联网上也很有传播度,不少句子“话音刚落”,就在舆论场上流传开来。这样“接地气”的表达,实际上实现了记者会功能的最大化:尽可能地扩大了权威声音的覆盖面。
这些比喻实际上是对文件语言的转译,无论是社会公众,抑或是各级部门,也由此找到了理解政策精神的抓手。
比如关于政府过紧日子到底要紧到什么程度?一个“铁公鸡”的比喻,相信各级单位就很容易明白了;再比如快递小哥的权益保障要起到什么效果?“安全带”一词,能让人清晰地理解政策目标。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图/新华社
从这个层面说,这些语言上的化用,不仅使表达更生动,也让政策有了更扎实的落点。
具象化的提炼,往往能获得长久的舆论记忆。就像此前“房住不炒”之类的表达,能够通过反复强调,形成一种长期的政策预期。这些生动的表述提供了一个个记忆点,也强化了政策的持续推进。
而从一种更高的层面说,语言上的从容,也反映着底气上的充沛。这些刷屏的话语,其实也在传递着一种信心。
客观来看,今天,发展议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中国经济现在正在逐渐从以往的高速增长向着可持续的、公平的以及绿色的高质量发展进行转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犹在,地缘政治冲突给经济也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这个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一举一动都可谓举世瞩目,全球都在紧盯着中国的下一步动作。中国如何克服经济下行压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应对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等等问题,世界都亟待在这场记者会上捕捉关键信息,梳理出逻辑,得出有效结论。
而表达上的自如与隽永,讲清楚了中国的政策方向与重点,也在客观上展现了中国信心。当然,这种信心更大程度来自于实力本身。
虽然面临的难题不少,但中国的经济体量与结构依然具有相当的韧性,宏观政策依然足以提供巨大的支持力度,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国有十足的把握。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国经济一定能够爬坡过坎,实现今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这种信心,通过语言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对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世界来说,中国的信心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中国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稳住经济发展的步伐,就是大国担当的展现。
相信通过这场记者会,相信在掷地有声的话语里,世界都能听懂这分量十足的中国态度。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爱猫之城》中秋档上映 动漫形象可酷可暖09-13
- 农业电商服务需求持续爆发 惠农网品牌形象全面升级09-04
- 冲超热门主帅规矩:吃饭禁手机不许睡懒觉 统一形象09-04
- 中创天地致力于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形象08-31
- 让“十大常州美味”成为“食美常州”的形象代言08-21
- 党员形象,在训练场树立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