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怎样改变了2000多年历史的军人形象
编辑:admin 日期:2020-08-06 10:49:31 / 人气:
中国历史上的军人的形象
西周以后的封建社会,我国贵族阶层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射、御表达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兵源组成:当时当兵是贵族的特权,在封建社会发展的后期,部队也是以贵族为主,君主也都亲自出战,也有被俘虏的和负伤的,如晋惠公被俘虏周恒王中箭;战争场面:那个时候的战争也没有后期那么惨烈,战场上也讲究“繁文缛礼”,并不以破国夺城为目的,不以杀戮为手段,战争好比贵族之间的游戏。所以当时军人的形象是高贵的崇高的,贵族如果没去当兵则是一种耻辱。
青铜战车
到了战国君主专制时代,传统的贵族已经瓦解,战争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战争的惨烈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经常听到斩首上万的情况,最著名的故事莫属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但自己被乱箭射死,还导致赵国四十万大军被白起活埋。此时兵源由贵族向平民延伸,当兵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商人都逐渐引入,甚至在秦国发展到全民皆兵的地步,所谓“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所以逐步引发上层社会文武的分离,当兵源不够时,驻守边疆的兵源发生了变化,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到了汉代,除了使用亡命囚徒,高价悬赏培养职业兵、屯兵,甚至雇佣外族兵。不管是流浪囚徒,或者采用高价悬赏出来的勇夫还是外族雇佣兵,他们已经发展成为职业兵,具有这样的特点: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入伍之前的素质和文化普遍偏低;注重实际利益,只认同于出军饷之人,没有社会认同的“忠君报国”的社会道德价值。与平民之间的隔阂已经逐步产生,加上当兵之前的底层习性,以及拥有武力之后的野蛮做法,加上效忠于出军饷之人,少有民族或忠君之意,导致普通平民的鄙视链,才有了那句“好男不当兵,好铁不当兵”语音诋毁。
西安兵马俑
中国共产党建军的探索
汉代以后的中华民族一直是受外族侵犯或统治的历史,能够独立抵抗或者征服的情况非常少见,因此都需要或多或少借助外部兵力维持脆弱的平衡,新中国建立以前都是如此。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也是没有自己的军队,在国共合租破裂后受到迫害后,采取的策略也是雇佣制的职业兵,以高于普通民众收入的方式雇佣士兵,比如当时南昌起义时叶挺的部队,士兵的军饷是8银元,可以养4-5口人,士兵主要由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破产的农民组成,正式起义打仗时,遇到强敌就溃逃遣散。可以说当时的兵人形象与历史上君主时代没有太大变化,首先是没有军人崇高的理想,不知打仗为何、打仗为谁,喊出去的口号士兵也听不懂,比如在南昌起义时讲的“革命”和打倒军阀,士兵觉得和自己的利益没有关系。其次是雇佣部队开销太大,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经费很少,基本靠援助,“官靠薪,兵靠饷”的状态没有改变,当时筹备部队需要多方奔走,筹集军费,那真是煞费心血啊,武器差不说,而且武器还不够,每个士兵分一不到一把枪;部队规模也受到军费的限制,没有壮大。最后部队蔓延着旧的雇佣制思想,兵归将所有,部队的纪律受将的影响很大,如果将政治上出现转变,整个部队可能会出现叛变,比如在南昌起义的两万人,到广东时仅一万人;毛泽东刚到井冈山时,就有团长企图将部队投敌军阀,幸亏及时处置了叛徒,保留了星星之火。
中国共产党军队的形象
中国共产党军队形象的改变,源自三湾改编,下面我们看看三湾改编的力量,以及后续取得的成绩。
一是将支部建立到连上,改变部队的精神面貌
中国共产党首先改变了部队指挥的模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并将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这样就建立了军、政委共同领导部队,由政委负责政治教育和配合军领导部队,因为共产党员是经历过磨练的共产主义信念意志坚定着,这样不仅在部队里起到带头作用,同时又可以做部队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方面是如同在部队里建立通过党员纽带血管,时时刻刻将新鲜思想的血液灌输到日益壮大的部队中,所以在部队遇到最困难的时刻,也能坚定信心,走出困境,让部队的信心不动摇。关系方面是在部队内部建立良好的官兵关系,建立士兵委员会实现行政民众,禁止体罚,实现官兵平等,士兵管委会可以发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权利。物质方面是停止发放军饷,调整为军需供给方式,就像毛泽东给中央写的情况:“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在这样艰苦没有军资的条件下,力量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壮大,改变了封建社会两千年的“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的传统。最终通过这些改造,使部队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三湾旧址
二是立规章建制创新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贴民心
想要建立成功的军队,首先要解决军纪问题。古代成功的军事家也是注重军纪,如刘邦入咸阳前曾约法三章,相对于项羽取得巨大的成功,曹操因自己的马破坏了农民的粮食“割发代首”传为佳话,李自成的“杀一人如杀我父,辱一人如辱我母”也曾经是古之美谈。毛泽东也根据在农村工作深入调研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如下: (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如下: (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当然这“三大纪律八项规定”也是灵活应用,基本精神没变,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段也有细微的调整,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特点是接地气,虽然讲的都是“一针一线”这类小事,但却通俗易懂、生动具体,让士兵和农民百姓一听就明白。
三是打土豪分田地,正确的利益驱动顺民意
旧中国有90%的人民在农村,所以民心在农民,要顺应民心,就要关心农民切身的利益——拥有自己的土地。中国共产党的做法是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的田地归农民所有,让农民拥有祖祖辈辈盼望的田地,这样农民认可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自然踊跃参加共产党的部队,争取到了取之不尽的兵源。用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农民的积极性,江西的兴国县当时人口约28万人,其中有8万人先后参加共产党的部队,参加长征的兴国县籍2.7万人,牺牲了2.5万人;湖北的黄安县(今红安县)牺牲的军民14万人,其中普通的百姓超过部队军官。所以这项政策推广争取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
当今解放军官兵的形象
当今世界以“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为旋律,解放军也适应社会的需要,精兵减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把军队搞得更加精干、高效,是我军建设的既定方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虽然解放军已有二三十多年没有打仗,不过在抗灾救灾中还是显示出官兵良好的政治素质。例如在九八年长江流域抗洪,解放军官兵用身体组建起防洪堤;在汶川地震的山崩地裂的生死考验中,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第一时间都能冲得上;在今年的江西、安徽等地发生超历史水位洪灾前,也是解放军官兵冲在最前列,这让全世界人民都不能不佩服。#抗洪烈士妻子敬礼送别丈夫#
现在中国军人已经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线。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哈尔滨整合旅游资源 推动城市形象逐鹿国际一流09-09
- 科学统筹城市建设 加快提升城市形象09-01
- Uber新老板掌舵一周年:已慢慢洗白公司有毒形象09-01
- 展示形象,为中国发展喝彩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08-31
- 女子做“缩胸”手术提升形象 术后感染乳房坏死08-25
- 维和英雄受聘沈河区国防动员形象大使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