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中国共产党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编辑:admin 日期:2018-12-16 14:44:48 / 人气:

提升国际形象具体方略
  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展示独树一帜的治理形式。马丁·雅克表示,由于中国崛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为全球治理提供模式框架的能力不断提升,促使西方社会对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认知开始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持有的态度和看法。为此,中国共产党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在全球舞台寻求更多伙伴的支持,从而进一步改善西方对中国的看法。
  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影响中国共产党改善和提升政党形象的一项重要因素。唐燕霞则从基层社区中权力结构分析入手,通过对沈阳、武汉、南京和台北等地的实证经验,探讨了中国基层社区自治的可能性,及其对党的治国理政和形象建设的积极影响。
  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提升搭建重要平台。林绪武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主动作为,相继举行“亚信峰会”、“G20”杭州峰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充分把握这一系列宽领域、高规格、影响大的主场外交活动,向全世界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爱好和平、责任担当、开放包容、务实精神的国际形象。张玲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在外交理念、外交侧重点、外交角色及外交视阈实现了划时代的转换,重塑了大国外交的形象。
  互联网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的新时空场阈。薛小荣认为要从战略、内容和平台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更新变革。从战略设计来看,必须对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进行顶层设计,实现制度组织者、力量发挥者和内容生产者三方分工明确、行动有力。从网络内容来看,既要注重对代表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典型符号和特殊意象的政治性传播;同时又要以看似琐碎的中国日常生活中反映真善美的点滴事件,选择一些符合国外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心理能够接受的故事。从网络平台来看,既要注重发挥中央级融媒体平台的网络矩阵效应,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平台,又要注重发挥拥有海外市场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平台渠道的作用。
  海外语境中的中共学研究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与理论聚焦。翟亚柳在题为“‘他塑’中共形象视角下看西方中共党史研究”的发言中指出西方中共党史研究是西方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发端之一和重要内容。西方有相当多的学者曾经或正在试图用历史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中国,从历史和实践维度把握中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研究为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提供了历史视角和历史背景,并通过参与现实化的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直接影响到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构建。为此,她提出,在开展对包括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在内的海外中共学研究时,应当加强对海外中共学学术研究史的了解,知晓他们研究的学术来源、学术理路、研究范式的发展变化等,特别是要在参与交流、溶入交融和智慧交锋几个方面努力。
  在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如何理解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质,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理论议题。张明指出,从海外相关研究的历史起点看,关于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原初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与政治色彩。随着时间的发展,相关研究原先的意识形态氛围开始质解,学术化研究的色彩逐步增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理论判断,极大丰富了海外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朱潇潇详细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媒体报纸,可以发现在美国三大黑人报纸之一的《芝加哥保卫者报》中有大量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在非洲的内容。这些报道一方面为研究60年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增加来自美国黑人的视角,为多元化的政治史和观念史研究提供有益的素材,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在新时期开拓和发展同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阶层交流提供有用的历史镜鉴。
  潘玮琳全面地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山东邹平调查点在中美学术史和学术交流史上具有突出地位和意义。她指出20世纪八十年代,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山东邹平县成为中国农村首个也是唯一的对美国学者开放的连续性、蹲点式调查点。邹平项目持续近20年,为美国中国学界、政府和公众了解当代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户;在美国学者笔下,邹平的变迁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缩影。
  贝淡宁从长期在华工作的外国学者的视角,认为可以用贤能政治的标准来评判什么是政治进步和政治退步。郑颖从《寻找国家中的女性》和《性别与中国革命》两本海外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内女权主义者的论著为例介绍了海外中共学的发展近况和最新研究成果。乔兆红介绍了海外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研究的最新动态。
  据悉,国际中共学论坛由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发起,在中美之间交替联合举行,是海内外研究中共和中国问题的学者分享学术成果,增进不同思维语境下对话交流和协同发展的常设性的重要平台。

现在致电 0731-65587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