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了!他们竟然喜欢把壶做成这个动物的形象!

编辑:admin 日期:2019-05-15 12:28:33 / 人气:

hi,大家好
5.18世界博物馆日就要来了,近期,我们将隆重邀请南京博物院的十件特别合适推荐给小朋友们的文物隆重登场,听听它们的故事,说不定会让小朋友们大吃一惊哦!今天会是谁来和大家说说它的故事呢?





(青瓷龙柄鸡首壶)
戳录音,听听它的故事
青瓷龙柄鸡首壶
南朝时期
这是一件南朝时期的青瓷龙柄鸡首壶。鸡首壶,又称“天鸡壶”,是西晋到南朝青瓷中常见的器形之一,也是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盛放流质的容具。早期仅仅是在壶的肩部贴装饰性的鸡首与鸡尾。随着壶体由浑圆矮胖到细高的演变,鸡首壶逐渐变化成持壶的形态,鸡首也理所当然的设计成为壶体的流嘴。这件鸡首壶壶柄被设计成向上攀爬的腾龙;壶的周身还以线刻的技法表现出莲瓣,而莲瓣纹作为佛教重要的装饰题材,出现在南朝的各类艺术品上。这也印证了佛教文化在南北朝时期,受社会大举提倡后的盛况。
天鸡壶
工匠在制作这盏灯时巧用错金银工艺,在铜体刻出花纹凹槽,用金银线填满后经过打磨,铜银两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这盏铜牛灯通体光滑,整体纹饰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为何古人常把壶做成“鸡型”?
鸡同“吉”,二者之间有谐音之念。在传统观念中,鸡是中国古人最常见的一种圈养家禽,除了食用之外,又是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啼鸣报晓之物,晋代就有“闻鸡起舞”的成语。另一方面,鸡善群养而居之,温顺驯养无害,深得人们爱慕和喜欢。
壶,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器物种类,鸡首壶作为一种独特的壶式,它的产生、发展及衰落的过程,不仅反映了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也是人们在进行艺术创造的一个过程。
鸡首壶,又叫鸡头壶、天鸡壶,晋时称“罂”。1972年,在南京市东晋墓中出土一件青瓷鸡首壶,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七字,可知这类器物晋时称作“罂”,即小口大腹的酒器。这种壶是在盘口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设计,以鸡头作出水口而得名。
对于鸡首壶的造型,我们多偏向于其文化意义的阐释,大多学者都是将鸡首壶的形态、功能以及象征意义分开研究,而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意义上的解读。关于鸡首壶造型中文化意义的阐释,就不得不说当时江南经济的繁荣。特别是三国吴时期,江南经济繁荣,人们安居乐业,物产丰富,家禽饲养成群,鸡已经普遍存在。同一时期出土的明器中,猪栏、羊圈、狗圈、鸡笼以及谷仓等器物,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经济的繁荣。
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宁波博物馆)
鸡首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瓷器大发展的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大批中原居民和士族地主纷纷南下,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制瓷工艺逐步提高,北方瓷系出现,从此我国制瓷业形成南北两大系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在南方,以瓷器制造为主的手工业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奠基于东汉的青瓷烧造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到东晋时,鸡首部分的作用逐渐由装饰性变为实用性,鸡首与壶腹相通,成为可以出水的流部。至唐代(公元618~907年)初年,鸡首壶被新出现的执壶所替代,逐渐消亡。
资料:南京博物院
制作:江苏交通广播网
综合:纯水无香(公众号)


《给孩子的10 件文物》
由碧桂园江苏区域倾情呈现
碧桂园,致敬城市梦想,创造美好生活

现在致电 0731-65587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